05、行业观察:网络货运平台涉税风险成因
(一)增值税税负高
网络货运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向下游托运方收取的运输费。网络货运平台企业从事运输业务,需要向下游托运人开具税率为9%的增值税发票。
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的主要成本是支付给上游实际承运人(主要是个体司机)的运费。但在现行税制下,个体司机无法向网络货运平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导致网络货运平台的增值税税负比营改增前传统物流行业的增值税税负还高。
(二)过度依赖政府奖励
为了降低增值税税负、提高市场竞争力,网络货运平台的盈利模式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奖励/补贴。部分地方对网络货运平台的奖励甚至曾达到增值税地方流程部分的95%以上。
在经济下行、地方财力吃紧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生效的背景下,该模式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行业变革迫在眉睫。
(三)平台风控制度缺失
平台在设立初期,由于下游托运企业可能已经有熟悉的承运方,想要在短期内吸引客户注册并在线上接单运营存在难度。因此,运单补录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较为普遍。
同时,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初期由于风控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平台或业务员受利益驱动,可能会配合托运方虚开发票或被托运方利用虚开发票。
(四)地方税源争夺
运输服务的完成涉及到货物起运地、到达地、运输业务承揽地和运输业务途径地,这些地点可能均不相同。但网络货运平台注册地或开票地可能不在上述任何一个地点。这是平台经济对税收征管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网络货运行业异地开票或抵扣的需求客观存在。但异地开票、本地抵扣可能导致本地税源被流失。一些地方基于本地税源流失考虑,不允许网络货运平台以及相关企业通过异地开具的发票在本地发票,或强行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注册成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本文摘自于《财税雷区与破局之道:2025网络货运合规指南》,下一期将更新第六部分的内容“合规生存手册:从风险防火墙到税负优化路径”,全文目录如下:
目 录
前言
一、行业全景图:政策红利与万亿赛道
(一)经营模式
(二)核心价值
(三)行业规模
(四)头部玩家
(五)政策支持
二、行业税务监管:平台价值与监管新政
(一)主要税收政策法规
(二)行业痛点与平台价值
(三)数据共享与协同监管
(四)两高解释出台后的涉税刑事风险
(五)《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行业盈利模式受冲击
(六)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则出台
(七)集群注册个体工商户等规范在即
(八)增值税进项抵扣规则细化
三、九大高危雷区:这些动作正在引爆税务危机!
(一)伪造运输轨迹和运输业务
(二)运单补录
(三)资金回流
(四)单人运费奇高
(五)单人短时间频繁接单
(六)运费异常
(七)采购油卡/燃料抵顶运费
(八)白条入账抵扣
(九)发票信息与真实业务发生记录匹配错乱
四、血泪案例库:百亿虚开案背后的刑事红线
(一)浙江丽水百亿专票虚开案
(二)海南25.83亿虚开专票案
(三)四川某易达涉虚开发票价税合计160亿
(四)河南开封利用ETC等通行费电子发票虚开案
(五)白条列支司机运费被要求补缴企业所得税
(六)物流公司从网货平台取得虚开发票案
(七)某物流公司从网货平台取得虚开发票被定性偷税
(八)广东惠州某物流公司从网货平台取得虚开发票被定性偷税
(九)江苏徐州某物流公司取得虚开发票被处罚案
(十)鄂尔多斯某网络货运平台虚开专票案
(十一)广西防城港网络货运平台虚开案
(十二)酒泉市某物流公司虚开专票案
五、行业观察:网络货运平台涉税风险成因
(一)增值税税负高
(二)过度依赖政府奖励
(三)平台风控制度缺失
(四)地方税源争夺
六、合规生存手册:从风险防火墙到税负优化路径
(一)完善内控机制,加强业务审核
(二)拥抱监管主动沟通
(三)加强内训、提升合规意识
(四)证据与资料留存备查
(五)聘请外部顾问
(五)业务和定价模式调整
七、破局税负之困:制度变革与模式创新
(一)降低税率
(二)反向开票
(三)“交6抵9”
(四)简易计税
(五)商业模式重构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版权说明
本文为明税研究中心原创内容,若需要转载请联系我们,关注【明税】订阅更多内容。

明税公众号

回到顶部